金慧设计院项目管理系统软件,主要服务于工程勘察及设计企业,是上海金慧软件有限公司结合二十多年来在行业项目管理系统研发和实施经验,提炼出来的一套项目管理产品。依托PMBOK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企业ISO内控体系紧密结合,强化设计项目的过程管理,将工作流、信息流与进度、费用、质量、人员、成果等管理领域紧密融合,避免了“两张皮”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为项目管理人员及公司领导提供了实时掌握项目计划进度、成本费用、资源负荷、质量状况、成果交付等方面的项目监控管理功能。
产品特点
1. 适应多种生产管理模式
产品可适应包括以“专业科室为主”的职能型、弱矩阵生产管理模式,也适应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平衡矩阵、强矩阵生产管理模式,满足不同设计单位当前和未来生产管理的需要。
2. 满足基层一线人员协同工作需求
产品关注第一线的生产设计人员的需要和期望,提供高效率的协同工作平台,同时可以与协同设计产品高度集成,将管理和作业紧密关联。
3. 支持单项目状态的监控分析
针对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角色,在项目进度、 成果、 人员、 质量、 费用等方面提供相应的项目监控分析,如提供项目进度分析,任务进度完成情况分析,设计文件成果列表,质量记录列表,项目收款费用统计等。
4. 提供项目群的分析、决策支持
针对部门负责人及公司管理层,提供多项目监控体系,同时覆盖进度、成果人员、质量费用等方面。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对于项目进度、人员负荷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给管理人员提供决策辅助。
5. 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利用赋能
通过日常项目管理过程,可以收集大量的项目数据,通过积累和梳理转化成为企业知识积累,赋能项目各个过程中,如设计流程模板,互提计划模板、项目策划模板、校审规范模板、标准规范库等。
6. 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紧密集成
注重与综合办公、 入力资源、市场经营、 图文档知识库等子系统的高度集成, 与各子系统之间有非常良好的数据与业务接口, 实现企业数据的闭环流转, 彻底解决数据孤岛与相同信息的多次重复录入。
应用价值
Ø 提升项目过程管理水平。提供多套管理模式,灵活适应不同项目规模、不同管理层级、不同操作方式的需要。促进过程管理标准化,通过标准工作包、工时定额、设计标准化、图纸标准化等方面具体体现。
Ø 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针对设校审任务提供多种方式进行签收、执行,方便任务流转,提高设校审效率。通过协作工作区、资料共享区、协作提醒等方式促进专业间的高效协作,避免错漏碰缺等质量问题。
Ø 提升项目全面监控能力。通过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对于进度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对于资源负荷及质量问题进行智能分析,为管理人员对于项目群的管理方面提供全面、智能化的管控措施。
Ø 能很好的和市场经营、协同设计、图文档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结合。
核心功能
1. 项目线索管理及立项
为企业经营部门提供了项目营销线索管理的平台和工具, 包括项目前期基本信息管理项目线索踉踪管理、项目线索立项等功能。
此功能与市场经营中功能保持一致, 对于需要独立使用项目管理产品的企业, 本产品可直接提供对生产项目进行登记、 立项的功能。
2. 项目策划管理
主要为项目经理、 专业负责人提供专业的策划功能,项目策划主要完成项目分解结构(WBS)、组织分解结构(OBS)、 多级进度计划策划、互提计划策划、设计输入和设计评审计划等。根据企业生产模式和项目类型的不同,项目策划方式也灵活多样,满足企业需要。
3. 项目执行管理
项目执行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生产项目核心执行阶段,主要提供的功能包括 设计人员成果管理、 校审会签管理、 互提管理、 出图管理、 设计评审管理、设计变更管理等。
金慧项目管理为设计人员提供统一的设计工作区,使得设计人员不必在系统中来回切换界面就可以直接在单项目的设计工作区中方便的进行各种执行功能的操作,同时本产品也可以与协同设计产品结合,直接获取设计成果文件。
4. 项目收尾管理
提供出版归档、项目考评、完工总结等功能, 同时预留与图文档知识库产品集成的接口,支持将项目的各类成果按照—定的规则直接归档到图文档知识库产品中去,形成企业自身的产品知识库,为项目知识积累以及项目知识复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5. 项目级监控管理
为不同层级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单个项目从粗到细的项目监控管理, 监控范围可包含项目计划进度、成本费用、资源负荷、质量状况、成果交付等方面。监控方式支持数据统计表以及数据分析图标等多样的可视化方式。
6. 企业级监控管理
针对部门负责人及公司管理层,产品提供多项目、项目群层面的统计、分析和智能预警功能, 覆盖项目的计划进度、 成本费用、资源负荷、质量状况、 成果交付等方面进行查询、 统计,并以图表、报表的形式的输出,对于项目风险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给管理人员提供决策辅助。
7. 项目配置管理
提供了项目管理模式模板自定义配置功能,自定义出不同项目管理模式,可建立项目的多种组织生产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项目的生产管理需要,同时可使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策划时快速搭建项目架构,减少重复工作量,增加共性信息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