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磁仿真软件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中,对于没有激励端口的电路,如何查看其他端口之间的耦合,一直是设计者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即使没有激励端口,仍然能够分析端口之间的耦合。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在CST中进行这项工作。

CST软件
一、理解耦合和端口
在电路设计中,耦合指的是一个电路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耦合通常通过电流或电磁场的传输实现。在CST中,端口定义为信号的输入或输出点。常见的端口类型包括:
l 波导端口:用于处理传输线和波导结构。
l 电压源端口:用于接入电压信号。
l 电流源端口:用于接入电流信号。
通过设置这些端口,工程师能够分析信号如何在电路中传递,以及不同设备间的耦合程度。

CST软件
二、查看耦合的基本方法
即使没有激励端口,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评估和查看其他端口的耦合:
1. 使用 S-参数分析
在CST中,S-参数(散射参数)是理解和量化不同端口之间耦合的关键工具。即使没有直接的激励,S-参数仍可以用于系统的整体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l 创建端口:尽管没有激励源,依然应该为想要分析的电路部分设置端口,确保所有关键连接都有端口定义。
l 进行仿真:运行仿真,CST将计算出每个端口之间的S-参数。结果中包含S11, S21, S12等参数,S21和S12可以用来评估不同端口之间的耦合程度。
2. 使用场分布可视化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场分布的可视化来进一步分析耦合情况:
l 查看场分布:在仿真完成后,利用CST的场可视化功能,查看电场(E场)和磁场(H场分布)。分析不同端口附近的场强度分布,可以直观地判断耦合程度。
l 提取场数据:在特定位置提取电场和磁场数据,以定量方式分析耦合强度。这可以帮助你了解信号在不同端口之间的通过情况。

CST软件
3. 使用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可以帮助了解系统对参数变化的反应。可以设置参数变化(如尺寸、材料特性等),然后观察端口间的S-参数变化情况:
l 设置参数:定义待分析的参数并应用相应的变化。
l 分析耦合响应:再运行仿真,从中分析耦合如何随参数变化而变化,这将为设计优化提供指导。
三、结合其他分析工具
在CST的外部分析工具与CST内置功能的结合下,耦合分析的过程将更加全面:
导出数据:将S-参数和场分布数据导出到Excel或MATLAB等工具以便进行更复杂的分析。
利用其他仿真软件:借助其他电路仿真软件,如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HFSS等,可以对耦合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确认。

CST软件
四、总结与建议
尽管在CST中没有直接激励端口并不会妨碍耦合效应的分析。使用S-参数、场分布可视化及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和量化各端口之间的耦合。建议设计者在建模时尽量为关键点设置端口,即使不直接激励也为后续仿真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结合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大幅提升电路的性能分析效率,最终得到最佳的设计结果。
如有更具体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欢迎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