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上一次写笔记是什么时候?
记得高中那会,盘盘是个“手写狂魔”,有什么想法都会写在笔记本上。不过手写也有缺点,一旦开始动笔,想要改动就很难了。如果修改地方多的话,可能还要重新誊写一遍。
所幸数字时代,我们有了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并且在一些工具软件的辅助下,写笔记这件事方便了不少。
盘盘日常做笔记用得最多的工具就是「360安全云盘」。对你没看错,云盘不仅可以存储分享文件,还有“高效笔记”的隐藏属性。
下面盘盘结合自身经验分享3个技巧,让360安全云盘变成你的“个人知识库”。
首先,将笔记数字化
首先是将原本纸质的内容数字化。像盘盘之前习惯用笔记本记录日常灵感,现在改为借助360安全云盘的编辑功能进行记录。


在云盘上编辑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是:
1. 不需要随时携带笔记本,用手机就能记录;
2. 想要调用时,登录云盘账号就能查看、编辑修改;
3. 如果本地不小心删除,云端的备份可以马上恢复。
除此之外,盘盘还会将过往的笔记上传云盘,方便做统一的整理和归纳。在360安全云盘中整理文件比较方便的一点是:如果整理过程中出现了“误删误改”,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版本」和「回收站」立马恢复文件。
当然将文件上传云端只是第一步,就如同收拾房间和书桌一样,如果文件在云盘里放得杂乱无章,那我们还是无法很好地发挥数字化的优势。
想象下这样一个场景:为了找一个文件,我们在云盘各个文件夹里来回切换,最后花了半天时间,才在一个不起眼的文件夹里找到想要的文件。
所以,下一步我们就要理清文件夹&文件的“阶层关系”。
对文件夹&文件进行分层级
顾名思义,分层级就是将文件夹和文件按设置好的类别进行分类,这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管理文件。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分层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举个例子,我们要整理“个人生活”的文件夹。
“生活”文件夹内包含“家庭、学习、爱好、旅游、规划”等文件夹,“家庭”文件夹中又包含“父母、爱人、孩子、兄妹”等,然后在这些文件夹之下可能还有更下层级的目录。
起初整理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提前设定分到第几层为止,但随着层级不断增加,最后反而会对整理工作带来难度。
所以盘盘建议,在文件整理之前最好先用“思维导图”理清文件分类逻辑,这样我们用一张图就可以掌握整个文件夹的构造。
在云盘上建立「个人知识库」
当我们梳理完分类逻辑后,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又清晰的个人笔记库。
1个好用的文件命名方法
如果说文件夹分级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来,那么文件夹命名一定要“严谨”些了。毕竟,这直接决定了我们搜索时的“难易程度”。
就像我们的名字由“姓、名”两部分组成,文件命名上也有相通的小技巧。经过盘盘多次测试,最后发现「3W+1X」的命名方法是比较好用的。
3W
when:如“20210407”,简洁明了,可以不加“年月日”,避免增加工作量;
work:如“Q1工作总结”,用精炼的话概括说明文件主要内容;
who:如“市场部”,这里不一定要提个人名字,还可以是团队、部门、单位等。
1X
X:X代表备注,如“英文版”,除了以上3个信息外,我们还可以标注版本、编号、地点等。
我们按照上面这个命名规则实践一下,以这篇内容为例,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文件名:20210408-个人知识库-公众号-高颜值的盘盘。是不是非常简单易上手!
这种文件命名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1. 排序规律。文件会自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查看方便;
2. 搜索方便。文件名称越准确详细,越容易用关键词搜索识别到;
3. 主体清晰。如果负责项目很多,可以清楚看到项目关联的公司、时间,而不是一个光秃秃的“2021线上营销项目”。
命名好之后,借助云盘强大的搜索功能,就能快速便捷地找到所需文件。
做好以上三步,我们即可轻松拥有一个移动的个人笔记库。是不是非常简单?大家可以迅速 get 起来~
PS.对于使用windows系统的同学来说,非常不建议把太多文件堆积到桌面,这不仅会占用c盘空间,视觉上也不太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