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桩的产业现状分析
据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总销量1050万辆,2023年全球销量预计达1400万辆,充电桩需求快速增长。全球大部分国家充电桩建设滞后于新能源汽车,2021年全球公共车桩比高达10:1。(国泰君安《国内外共振,充电桩进入发展快车道——充电桩行业报告》)
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00万辆以上,充电桩保有量520万台以上,国内车桩比约为2.5:1。从欧美等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海外市场来看,过去几年车桩比不断变大,到2022年底,欧洲在15:1,美国在17:1,充电桩建设严重滞后。(华金证券《充电桩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补短板,充电桩建设加速》)
在我国,早在2020年3月,充电桩就被正式纳入新基建。根据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车桩比2:1,2030年车桩比1:1,203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巨大的市场宏图正慢慢展开,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行业!今天软见君就带你来看看充电桩的产业链,以及处于不同运营层面的代表企业。来了解下在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工程师需要掌握哪些工业软件。
充电桩的产业链全景
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许多企业。从源头的钢材和元器件开始,充电桩以不同的形态在产业链中穿梭、汇集、变化、应用,经过无数工程师和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最终才从原材料变成了工业成品,来到用户的面前。
充电桩的产业链全景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能看到,有些企业的业务线较多,会同时涉足几个业务层面。比如西门子、施耐德既是元器件提供商,同时也做设备生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商特斯拉、比亚迪、小鹏等,业务范围覆盖了充电桩系统集成和充电服务。
充电桩的工业流程及辅助软件
下面我们来看看充电桩具体的工业流程。充电桩从一个设计理念到终端用户插电使用,要经历原材料制备、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生产交付、现场安装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关联到一些关键的工业软件。工业软件的应用,对于推动制造的升级和产品的升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么,想要做一个充电桩出来,需要用到哪些辅助软件呢?下图是每个业务环节的常用软件品牌:
产业链上游
钢材原材料厂商和电子元器件厂商属于产业链的上游。其中,充电桩柜体所需板材来自于钢铁冶金企业,这些企业会使用到二维机械设计软件来对成品进行设计。元器件的生产制作会涉及到外形设计、模具设计、电子电路设计。详细的辅助软件见下表:
其中,部分工业软件的界面如下:
软件界面(PADS PCB)
软件界面(Altium Designer)
集成电路分析验证系统(Cellixsoft EDA)
产业链中游
充电桩产业链的中游包含了设备生产商、OEM厂商、充电桩系统集成商等,涵盖了产品设计制造的主要流程。每一步流程都很复杂,涉及很多相关联的软件,其中不乏优秀的国产软件。一起来了解下吧!
其中,部分软件的应用效果如下:
充电桩整体布局图(AutoCAD)
充电桩三维模型(Solidworks)
PLC控制指令(西门子博图)
电气线束钉板图(EPLAN Harness ProD)
Inte3D技术文档创作系统(天喻软件)
产业链下游
产业联下游包括充电服务商和终端用户。其中充电服务商需要对工程总体规划、安装布局、安全施工负责。
管道应力分析(hexagon CAESAR)
三维管道设计(PipeCAD)
建筑CAD(中望软件)
以上聚焦于产品的设计过程。整个工业流程需要每一环节的严谨配合,充分利用辅助设备和工业软件,才能收获一个造型美观、性能稳定的充电桩。
充电桩的生产流程
很多充电桩的终端用户没有到生产线上工作或者参观的机会,对生产流程并不了解。充电桩是如何从钢板和元器件变成我们能所见所用的成品设备的呢?
通常来说,充电桩的生产流程包括以下环节:
以上工序走完,下一步就是交付和安装了。只看这些工序的名称是不是云里雾里的?生产现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跟着软见君来看看吧!
以上生产流程还是以人工为主,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如今智能制造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为生产线上配备了自动化设备,形成了自动化、半自动化产线。比如,全自动裁线机的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全自动裁线机
随着生产管理系统的与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度的不断加深,设计、生产的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而生产成本也更低。对使用者来说,就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
结束语
充电桩目前正处于行业扩张阶段,未来的市场十分广阔,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紧张。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有兴趣,可以评估一下自己是哪个环节的适配人才,提前掌握相应的技能和应用软件,尝试挑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