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主要包括物流综合管理平台、基础信息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管理、商务结算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综合实现并能够满足整个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业务运作和管理决策的需要。
物流综合管理平台
物流综合管理平台提供整个系统的技术和业务支撑,是一套自主开发的集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与一身的平台管理软件,满足系统开发和运行过程中的技术和业务问题。该平台基于J2EE架构,采用B/S模式,主要提供企业应用集成(EAI)、业务流程管理(BPM)、快速开发工具包(DevKits)等核心功能。
1、企业应用集成(EAI):提供各种集成接口,处理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业务集成,处理系统与各种外部设备的接口管理
2、业务流程管理(BPM):提供业务流程引擎、可视化管理配置界面和应用接口API等功能,全面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的功能。实现系统的各种业务流程可以基于该功能进行建模、运行、维护和分析等的能力。是的上层应用系统的业务处理更加具体个性化和柔性化
3、快速开发工具包(DevKits):提供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用户、岗位、模块、权限等)、业务功能开发(数据定义、界面生成、界面控件等)、报表管理(一般单据、套打单据、数据报表、Excel报表、图表等)、任务调度管理(系统自动调度的任务管理)、字典管理(数据字典、业务字典等)等功能。基于该平台,使得上层应用系统可以集成平台的技术和业务优势,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同时具有提升整体集成能力、业务柔性化、便于开发维护、界面操作风格统一方面等优势。
基础信息管理-物流运作资源管理
物流作业资源的目的是通过对作业资源的有效管理,作为后续物流执行环节作业调度和分配的依据,同时依赖系统提供的作业资源监控及其作业瓶颈和作业效率分析等功能,企业物流管理者可以掌握物流环节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有效调整,充分提高物流作业环节的绩效。
这一部分的主要功能包括人力作业资源、设备作业资源和车辆作业资源的管理,进入系统的各类型的作业资源,可以根据系统作业环节的配置由系统统一自动进行作业资源调度,也可以由人工判断决定作业资源的调度。
基础信息管理-客户管理
客户信息管理包括对客户基本档案管理、客户联系人管理、客户负责人管理和客户业务联系管理、客户投诉管理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以使企业全面、动态的实现对客户信息的掌握,并为客户服务和客户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
基础信息管理-物流合作单位管理
为了降低总体物流运作成本,提升总体服务水平,在依靠企业内部物流运作资源(如设备、车辆、运输工具等)不能满足客户服务需要或者总体成本更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物流单位的物流资源,如其他的铁路、空运、货运公司、车队、租赁企业等。这些企业我们称之为物流供应商(或者合作单位)。我们的系统在具体物流运作环节可以依据客户服务满足和总体成本较低的原则自动选择自有或者第三方的物流运作资源。
合作单位管理就是通过收集社会中这些企业的信息,全面掌握多渠道、多种类型的物流服务提供方,将其纳入企业自身的调度体系。并通过收集到的静态数据和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评估等级,并进一步指导物流运作过程中对与物流供应商的选择。
订单管理
订单是指物流指令,是整个物流运作的入口和依据,是整个系统的内在驱动力之一,同时也是仓储作业组织与上游生产作业组织的接口。可能的指令包括各种出入库指令、流通加工指令等,这些指令可以由仓储作业人员手工录入,也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导入(如系统直接对接或者Excel导入等多种渠道)。物流系统收到订单指令后的审核和自动调度,系统自动(或者手动)根据订单的内容形成进一步指导物流作业的内部指令(如仓储作业单据-出入库单据)等,各部门(如仓储、运输部门)根据这些内部单据指令在系统的辅助下进行具体的作业调度和执行。同时订单管理还提供综合的订单查询和跟踪服务,根据多维条件,检索订单,并跟踪订单的在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如执行状态、时间、执行人等信息)。
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管理和业务运作流程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仓储运作功能:
1、仓储基础设施管理:网络化库房管理,包括库房、区、货位等的管理
2、货品(物料)管理:对货品的管理属性和作业属性进行管理
3、策略管理:对系统自动上架和拣货作业的策略进行管理
4、入库作业管理:通过计算机辅助执行高效的收货、理货、搬运、上架等作业
5、出库作业管理:通过计算机辅助执行高效的拣选、品检、搬运等作业
6、增值服务:执行流通加工作业,如打印/贴标签、更换包装、组装/拆卸等工作
7、库存管理:可视化库存管理、监控、控制、分析、查询等功能
8、其他作业:移库作业、盘点作业等
9、反向物流管理:退货/回收服务(客户退货、加工、退回供应商等)
仓储管理功能旨在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和优化(辅助上架、拣货、预警告知等),并通过自动化设备的调度和使用,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并减少仓储管理的成本。
运输配送管理
对于包含运输业务的订单提交后,会生成相应的运输作业计划单(运单),运输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可以使用运输管理对运输业务进行调度(取派、集货、线路选择优化)、处理和查询等处理,场站作业人员根据调度指令完成货物的进场和出场作业。
运输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运输基础信息管理、运输调度管理、场站作业管理、财务审核与结算管理、查询统计管理和异常管理等部分。
(1)运输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运力资源管理、运输路由(线路)管理等功能。系统可以管理所有的自有和分供方的运力资源,公路、铁路、航空,自有、分供方、临时运力资源 一视同仁 ,纳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运输路由(线路)则根据系统能够控制的运力资源进行编排,作为运输调度优化的依据。
(2)运输调度管理:包括运单起点站的取货调度、运单终点站的派送调度、长途运输的集货调度、路由(运输线路)安排、货物中转调度和运单跟踪等功能,实现运单及其货物的全过程调度、管理和跟踪服务。同时在调度中利用信息电子化的前置能力,实现提前调度、优化作业。如货物进站前即指定其货位、根据货物到站预报对运单下一步的路由(线路)进行调度、集货。
(3)场站作业管理:根据调度指令实现运单货物的取货、派送、取/送港、出站扫描、入站扫描、货签打印等功能。整个场站操作可以与手持设备无缝集成,实现作业的高效和准确。
(4)查询统计管理:包括运单查询、运单跟踪、应收应付查询、综合查询等功能,并以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现。
(5)异常处理:系统针对客户服务、运输调度、场站作业等多个环节的业务运转中可能产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定义,包括异常的报告、处理等流程。
商务管理
主要包括针对客户、外部物流资源提供商、作业人员的合约(合同)和结算进行管理。依据物流公司与相应主体签订的服务合同(如合约等)、物流公司为相应主体提供/使用的各种物流服务系统在日结、月结时自动计算应收物流费用。主要包括合约管理、费用核算、成本核算、帐单管理(生成、跟踪、核销)等功能。
1、应收费用:
2、仓租费用:处理库房的租用和占用产生的应收费用
3、作业费用:因出入库、流通加工等动作所产生的应收费用
4、运输配送费用:运输配送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收费用(如运费、保险费、杂费等)
5、其他应收费用
6、应付费用:
7、运输配送费用:因使用第三方组织参与运输配送所形成的各种应付费用(如运费、保险费、杂费等)
8、其他应付费用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管理提供管理人员的驾驶舱,从业务运营、客户服务、绩效管理等层面提供企业运作情况的全面分析和展现。各种指标包括:如及时送达率、破损率、库房使用率、车辆使用效率、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分析、重点客户指标分析(客户的业务量、创造的利润、未来的潜力、投诉率等)、投诉率,单货品库存周转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