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门户、办事大厅和各系统提供的业务服务等诸多入口融合,成为真正意义上一网通办的入口,让用户能够一站式完成发起服务、接收消息、处理待办、查看资讯等各类高频操作,大幅提高师生使用的便捷程度。
2.以服务建设为重点
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以服务建设为重点,将原有的业务系统按照用户的需求、使用习惯等因素重新进行封装,为学生、教师、校领导等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功能服务。
3.采用先进微服务架构
为简化服务流程、便于敏捷开发、减少开发成本,融合服务门户采用先进的微服务构架,若干可以独立完成功能的微服务组合成为能够满足单一场景使用需求的微应用并被容器化部署,提高学校信息建设的灵敏度和迭代速度。
4.自定义配置
平台提供多种报表配置工具、业务重构工具,通过可视化工具对业务流程与报表格式字段进行自定义配置。支持可动态执行的工作流及数据操作脚本,无需编译就能够通过动态脚本在工作流中直接处理表单数据。
5.服务媒介多元化
支持多样化的身份识别,基于二维码和人脸等,结合智能终端设备完成智慧校园认证场景全覆盖,包括消费、考勤、签到、门禁等服务“一码/脸通行”。可通过PC、随身智能终端、人脸识别设备、自助终端等进行应用获取。
6.智能知识库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知识库,结合强大的检索能力和语音问答能力,为高效解决校内师生用户长期存在的系统使用和服务查找的困难提供新助力,并将职能部门从反复回答同类问题的枯燥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
根据学校应用的特点,将校园信息门户分为个人事务、协作交流、信息服务和自助服务四部分。
个人事务
◆ 日程安排:用户日程的安排,包括个人日程、部门级日程以及集成应用系统日程
◆ 通讯录:用户可自定义校级部门级通讯录以及个人通讯录
◆ 站内消息:提供站内短消息服务
◆ 记事簿:为用户提供网络记事功能
◆ 书签管理:用户可保存感兴趣的网络地址,方便快速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 个人档案:个人信息及登录信息,学生与教职工有所不同
◆ 待办事宜:与用户相关的各项待办事宜汇总后统一提醒,可集成业务系统待办信息
协作交流
◆ 群组管理:开展小组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并促进管理的简化
◆ 论坛:实现论坛服务的创建和管理
◆ 博客:为用户提供博客空间,并提供热门博客滚动、博客信息检索等各类功能
◆ 个人空间:用户可上传个人资料,进行分类管理并提供共享服务
◆ 问吧:为师生提供疑问和解决的平台,类似于“百度知道”
◆ 即时通讯:实现了消息、语音、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
信息服务
◆ 门户提供强大的信息发布功能,并可集成外部新闻源,学校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设定新闻类别
自助服务
◆ 自助服务是采用门户技术整合学校现有的应用系统,向师生提供各种网上自助服务,实现与师生日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等有关的信息查询、在线服务申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