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富的信息共享 改善沟通机制
(1)丰富的图表展示功能,多种图形展示方式
(2)实时的预报警:手机短信、微信、页面报警、电子邮件、系统联动
(3)实时的信息展示:可以与化工企业的实时数据库、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同步实时展示
2、生产运行效益提升
(1)业务协同性:化工企业生产过程“黑箱”透明化,提高企业信息集成度,改善业务部门间、装置、公司间的“协同性”
(2)计划适应性:通过对Sap生产计划的进一步分解。使得生产计划具有可操作性。提高计划的精确性和适应性,有效配置和利用有限资源
(3)成本可控性:在大量精确分步成本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透视、更精确地核算和控制产品成本,也为降低产品成本指出方向和方法
(4)绩效可衡量性:在获取大量过程数据的基础上,对生产运营过程现状了如指掌,也便于企业对过程作业绩效进行有依据的衡量
(5)过程改进持续性:在海量过程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过程目标,通过势态感知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实施过程改进
3、质量效益提升
(1)规范化:实现企业生产装置的检验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帮助实验室通过ISO17025认证。
(2)自动化:实现实验室检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实现检验项目的自动计算;实现有输出接口的仪器数据自动传输到LIMS;实现检验数据管理并自动生成检验报告单、台帐、报表等;实现产品合格证在线打印。
(3)智能化:实现数据校正表等数据换算;根据检验结果实现产品的判等。
(4)质量管理:辅助企业的质量管理,为实时数据库、MES或ERP等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数据。
4、能源效率提升
(1)提高能效,降低排放,帮助企业形成推进企业能源管理各项工作的抓手
(2)针对工序产品(包括中间工序的中间产品)生产过程的实时能耗采集,监测生产过程能耗,形成能耗的动态跟踪及可比能效分析
(3)工序级实现生产过程的执行和调度能力,确保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
5、安全效益提升
(1)强化过程管理:管理控制点,合规性管理。
(2)强化风险工具:提供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预警工具
(3)强化知识共享:建立专家知识库,指导基层日常工作
(4)强化现场支持:物联网、移动办公应用,从办公室延伸到生产现场
(5)强化生产受控:实施工艺安全管理并与生产管理与生产运行系统深度集成,促进生产受控
6、设备效益提升
(1)提高掌握设备状态能力
(2)提高人员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