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制造行业对技术文档管理的需求日益复杂化。传统纸质手册在效率、交互性和更新维护上的缺陷逐渐显现,而基于IETM(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技术打造的HawkEye电子手册平台凭借其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正在成为制造业提升运维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核心工具。




制造业企业的产品种类多、迭代快、用户基数大。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以下挑战:
信息管理低效
纸质手册体积庞大,存储和携带成本高,尤其对于大型设备或复杂产品,手册数量可能多达数百页。
更新维护困难,产品迭代时需重新印刷,易导致版本混乱,增加管理成本。
用户体验不佳
查找特定信息耗时费力,例如故障代码或维修步骤需逐页翻阅,影响问题解决效率。
缺乏互动性,仅依靠文字和静态图片难以直观指导用户操作,新手学习成本高。
知识复用率低
技术文档分散在多个部门,未形成结构化知识库,难以支持智能化应用(如故障诊断、培训辅助)。
跨地区协作时,手册分发和同步存在延迟,影响服务响应速度。
安全与合规风险
纸质手册易丢失或损坏,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部分行业(如能源设备、工业设备)需遵循严格的文档管理标准,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合规要求。
HawkEye手册平台的数字化革新
针对上述痛点,璞华大数据自主研发了HawkEye 手册平台,该平台是以IETM技术为基础,融合IOT、运维管理、三维轻量化、数字孪生、大模型等技术形成的新一代交互式电子手册平台,可以实现技术文档可视化和交互式,建设企业装备知识库,实现运维辅助决策和智能故障诊断。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将纸质内容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模块(DM 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单元,用于描述装备的特定内容,例如操作步骤、故障排除方法、部件结构等。),支持文字、3D模型、动画、视频等多媒介融合,增强信息表达的直观性。
基于S1000D、GJB6600等国际/国内标准,实现文档的规范化存储与跨平台兼容。
智能化交互设计

故障诊断辅助:用户根据故障类数据模块,排查故障流程,系统自动推荐解决方案并展示3D拆解动画。
流程导航:通过步骤化引导(如“准备工具→拆卸部件→更换零件”),降低操作门槛,提升维修效率。
动态更新与协同共享

支持在线及离线数据同步;
提供权限分级管理,保障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如仅授权人员可查看核心内容)。
标准化与国产化兼容
严格适配国产硬件、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满足“自主可控”要求。
全媒介交互体验
支持图文、2D热点图、3D模型剖切、虚拟仿真等交互形式,用户可拖拽放大关键部件,快速定位问题。
故障诊断系统
结合故障类DM和多媒体视频,实现“症状输入→原因分析→方案推送”的闭环逻辑。
智能知识库赋能
内置AI大模型,可分析历史维修数据,主动推荐高频故障解决方案,辅助企业优化运维流程。

汽车制造——跨地域协作标准化
某老牌汽车企业构建全球统一的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以下突破性升级:
1. 多语言手册标准化管理:整合全球10余个市场的服务手册,支持中、英、日、丹麦等多种语言版本,确保跨国维修信息的一致性;
2. 3D可视化维修辅助:维修人员通过PAD终端调取故障部件的3D爆炸图,可逐层拆解查看发动机内部结构,快速定位卡滞皮带或磨损轴承,单次维修耗时从1.5小时压缩至40分钟;
3. 云端协同与敏捷迭代:海外维修中心实时同步最新维护流程(如动力系统升级方案),手册版本更新周期从2周缩短至48小时,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误操作风险。
成效:
1. 成本与效率双优化:全球维修人力成本降低15%,备件错配率下降30%,年节约维护支出超1000万元;
2. 知识资产长效沉淀:结构化手册与3D模型库形成企业数字资产,为新员工培训缩短50%周期,并为下一代智能诊断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该实践不仅重塑了传统汽车行业的服务模式,更以“标准化+敏捷化”的数字化能力,为全球化企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提供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HawkEye手册平台不仅是技术手册的数字化升级,更是企业构建智能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
通过HawkEye IETM平台,企业能够实现知识资产的高效复用、运维成本的显著优化,以及用户体验的全面提升。
未来,随着数字孪生、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其有望成为民品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配工具”。

请联系:
1807142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