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实践中,顾问和客户都爱用占用(reserve)来进行生产工单的物料分配。
这个需求对于某些特定行业,特定物料,给生产管理和物料管理造成了一定麻烦,由此,导致了管理手法上的动作,也就是占用。
比如:一卷物料,长度是1000米,但是,不可分割,只能一卷都出库到产线,于是,问题就麻烦了,一台设备需要300米,一台需要500米,总长度计算,这卷物料是够了,可是,现实生产,是不可能把这一卷拆开的,只能一台生产完毕,这卷物料才能到另外一台设备,于是,麻烦了!如果只是单纯计算需求,库存肯定没有问题,可以放心安排生产,结果,到领料时,就出现了问题,没有这个物料了。
怎么办?就提前占用,一旦占用,这卷物料就不能被分配了,也就是1000米都要被使用,没有剩余。
或者有化学品,一桶,也容易导致如此困境。
另外,在一些项目型制造的行业,对通用物资的需求,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往往需要锁定,这时候占用,也成为比较流行做法。如果不锁定,由于是通用物资,很容易就被其他项目领用,导致本项目延期。
由以上,可以看出,其实就是物料由通用型变成了项目型物资,非通用型物资,物权锁定了。
在实际生产中,有必要采用这种方式吗?
没有必要!
怎么做到不占用,又能满足生产需求呢?
计划算法来做到!从一级计划入手,就基本满足了计划在库的要求,再到二级计划或者APS排程,其实计算可以精确了,在一周或者两周内物资需求的远期预测,基本也是按照计划在库来进行的。
如果有两条线或者更多产线呢?
也是算法的问题,不需要去占用。
一旦占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BOM变化,对物资的需求就会改变,此时,对物权的释放就是个麻烦的问题。
基于算法,就没有这个麻烦,只是跟随BOM变化,不断变化,判断计划库存而已!
所以,在非项目型制造的场景中,尽量少用占用方法,从计算和计划模式上去解决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