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医院绩效那些事儿
在医院的运营管理中,绩效考核无疑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就像医院发展的 “指挥棒”,指引着医院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前行。从宏观层面来看,绩效考核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患者而言,优质的医疗服务是他们选择医院的重要依据,而绩效考核能够促使医院不断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从医院内部管理角度来说,绩效考核是合理分配资源、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估,医院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每个环节的运行状况,进而将资源精准地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例如,对于那些工作量大、医疗技术要求高且患者满意度高的科室,医院可以给予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表现欠佳的科室或个人,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改进措施,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
在众多绩效考核方法中,交替排序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与其他考核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和独特的应用场景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交替排序法在医院绩效中的具体应用。
二、交替排序法大揭秘
交替排序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绩效考评要素,将员工从绩效最好到最差进行交替排序,最后根据序列值来计算得分的一种考评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它利用了人们在判断事物时,区分极端情况往往比进行精确的中间排序更容易的心理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交替排序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列出人员名单:将所有需要进行评价的员工名字一一列出。但要注意,对于那些评估者不太熟悉,难以准确评价的员工,应先将其名字划去,以确保后续评价的准确性。
确定绩效要素:明确此次评价所依据的绩效要素,比如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等。这些要素应是与员工工作紧密相关且能够客观衡量的指标。
挑选极端员工:从所有员工中,首先找出在该绩效要素上表现最好的员工,将其排在第一位;然后找出表现最差的员工,排在最后一位。
重复挑选过程:在剩下的员工中,继续按照上述方法,依次挑选出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员工,分别排在第二位和倒数第二位。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所有员工都被排列完毕。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医院的内科有 8 名医生,现在要使用交替排序法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以 “患者满意度” 为绩效要素。首先,经过调查和评估,发现张医生的患者满意度最高,李医生的患者满意度最低,那么张医生就被排在第一位,李医生排在第八位。接着,在剩下的 6 名医生中,又发现王医生的患者满意度相对最高,赵医生相对最低,于是王医生排在第二位,赵医生排在第七位。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最终可以得到这 8 名医生基于 “患者满意度” 的绩效排序。
通过这样的交替排序,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个员工在特定绩效要素下的相对位置,从而为后续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
三、在医院的实际应用场景
(一)临床科室
在临床科室,交替排序法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医生工作效率方面,医院可以根据每月或每季度的出院人数、手术量等指标,运用交替排序法对医生进行考核。例如,某医院的外科共有 15 名医生,在一个季度内,通过统计每位医生的手术量,发现王医生完成的手术量最多,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在工作效率这一绩效要素上表现最佳,因此将王医生排在首位;而赵医生由于各种原因,手术量较少,且存在手术安排不合理导致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工作效率相对最差,被排在末位。通过这样的排序,医院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每个医生在工作效率方面的表现,对于表现优秀的医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于表现不佳的医生,医院可以与他们沟通,分析原因,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或调整工作安排,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在医疗质量方面,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医疗差错率、治愈率、术后感染率等。以医疗差错率为例,医院对一段时间内各医生的医疗差错情况进行统计,找出医疗差错率最低的医生,将其列为绩效最好的;再找出医疗差错率最高的医生,列为绩效最差的。然后在剩余医生中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排序。假设某医院内科在半年内对医生的医疗差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李医生在诊断、治疗过程中从未出现过医疗差错,且对疑难病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在医疗质量方面表现出色,被排在第一位;而孙医生在这半年内出现了多次医疗差错,如用药错误、检查遗漏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被排在最后一位。通过这种排序,医院可以对医疗质量高的医生给予更多的信任和资源支持,让他们承担更复杂的病例;对于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医生,加强监督和管理,要求他们参加医疗质量培训课程,提高医疗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患者满意度也是临床科室考核的重要内容。医院可以通过患者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患者对医生的评价,以患者满意度为绩效要素进行交替排序。比如,某医院妇产科在一个月内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张医生因其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专业的医疗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患者满意度最高,被排在首位;而吴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缺乏耐心,解答问题不详细,导致部分患者对其服务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最低,被排在末位。通过这样的排序,医院可以树立服务榜样,让其他医生学习优秀的服务经验;同时,对于患者满意度低的医生,督促他们改进服务态度和沟通方式,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医技科室
医技科室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交替排序法在这些科室的检查准确性、报告及时性等方面有着具体且重要的应用。https://www.darensoft.com/industry/290
在检查准确性方面,对于像检验科、影像科等医技科室,准确的检查结果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以检验科为例,医院可以定期对检验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将检测结果准确率高、误差小的检验人员列为绩效最好的,而将检测结果频繁出现错误、与实际病情不符的检验人员列为绩效最差的。比如,在一次对血液检测结果的质量评估中,发现陈检验师所检测的样本准确率达到了 99% 以上,且对一些异常结果能够及时进行复查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检查准确性这一绩效要素上表现最佳,被排在第一位;而刘检验师在近期的检测工作中,出现了多次检测结果错误的情况,导致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偏差,被排在最后一位。通过这种交替排序,医院可以对表现优秀的检验人员给予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保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对于出现问题的检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完成检测工作。
报告及时性也是医技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影像科为例,医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为患者出具准确的影像诊断报告,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医院可以根据报告出具的时间和质量,对影像科医生进行交替排序。例如,在一个月内,统计每位医生从患者完成检查到出具报告的时间,以及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发现王医生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出具高质量的影像诊断报告,为临床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报告及时性和质量方面表现突出,被排在首位;而赵医生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报告延迟出具的情况,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程,被排在末位。通过这样的排序,医院可以对报告及时、质量高的医生给予肯定和奖励,鼓励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报告延迟的医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提高报告的及时性。
(三)行政后勤科室
行政后勤科室虽然不直接参与医疗服务,但他们的工作对于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为临床科室提供支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交替排序法在这些方面也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服务临床方面,行政后勤科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科室的工作开展。例如,设备科负责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维护和管理工作。医院可以根据设备科对临床科室设备需求的响应速度、设备维修的及时性以及设备采购的性价比等指标,对设备科工作人员进行交替排序。假设在一段时间内,临床科室多次反馈设备故障问题,设备科的李师傅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快速准确地解决设备故障,确保了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服务临床这一绩效要素上表现出色,被排在首位;而张师傅在处理设备问题时,响应速度慢,维修效率低,多次导致临床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开展,被排在末位。通过这样的排序,医院可以对服务临床表现优秀的行政后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为临床科室服务;对于服务不到位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
在保障医院运行方面,后勤部门的工作至关重要,如医院的环境卫生、物资供应、安全保卫等工作都需要后勤部门的有效管理。以环境卫生管理为例,医院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各区域的卫生情况,对后勤保洁人员进行交替排序。发现王阿姨负责的区域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卫生标准高,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医和工作环境,在保障医院环境卫生方面表现最佳,被排在第一位;而刘阿姨负责的区域经常出现卫生不达标、垃圾清理不及时的情况,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形象,被排在末位。通过这种排序,医院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后勤人员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对于工作不力的人员,加强监督和管理,要求他们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