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逆向工程
图1:对零件内部结构进行精确测量与重建
2. 质量控制和检验
使用工业CT扫描来对产品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可用于检查部件的内部与外部缺陷,如实际尺寸、曲率等与预期设计的偏差;如空泡、裂纹等内部制造缺陷。例如,在汽车行业,可以使用CT扫描来检查铸造的引擎块的内部缺陷,如可能削弱结构的气泡或夹杂物。
图2. a:CT模型与CAD模型对比以识别尺寸偏差
图2. b:通过CT可清晰的看到铸件内部空泡
3. 故障分析与预测
当一个零件失效时,可以使用工业CT扫描的方式,在不破坏的情况下来诊断其原因,比如是否在材料表面出现了缺损;是否在材料内部出现了裂纹;材料局部是否有孔隙;焊接是否达标等问题。当对样件完成实际检测后,可使用真实的制造模型,进行“考虑制造缺陷的”工程CAE仿真,来确定该失效部位及失效情况是否能被接受,进而决定制造工艺是否需要优化。
图3:图像处理、重建后可精确保留所有制造过程中的真实细节
4. 材料研究
图4. a:使用图像处理软件与CAE软件进行多孔骨质材料研究
图4. b: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有纤维织构的复合材料进行纤维取向分析
5. 预生产/原型评估
在此阶段,工业CT扫描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CT扫描技术允许在不对原型造成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内部检查,提供了精确捕捉内部、外部细节的全局三维图像。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无法从外部检查中发现的潜在问题与改进空间。与原始CAD模型进行对比,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微小的细节差异。根据比对结果,我们可以在进入全面生产之前完善设计和制造过程,确保最终产品满足所需的规格和性能标准。
图5:原型评估过程中可详细测量所有实际制造工艺下的内部细节
6.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图6:碰撞试验后,实际结果CT扫描模型与碰撞仿真结果模型对比
作者|高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