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提质扩面,信息化软件不断助推

据报道,目前,截至目前,辽宁省工业互联网二级解析节点接入企业突破1万家,标识注册量达12亿;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40个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8个工厂入选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数量居全国第八位;15项两化融合指标全国排名同比提升。

共和国长子持续发力,以数字辽宁、制造强省作为发展目标,在工业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辽宁省省共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120个、智能工厂65个,全省累计数字化车间达到222个,智能工厂达到115个;新增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23家,全省累计达到53家。沈阳、大连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信息化产品行业作为关键的一环,其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以及各个相关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将产品的优化目标推向更远的未来。它们不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在保证自身服务标准的前提下,与各种新型科技进行深度融合,以打造出更符合国产制造企业需求的国产信息化软件。

以大连豪森智源数据有限公司为例,其自研的HSEAM系统不仅构建了完整的资产运营管理体系,覆盖了传统的维修、保养、点检等预防性管理手段,而且还融入了前沿的IOT与AI技术,使得设备具备了自感知、自诊断、自学习、自决策、自优化的智能属性。这一创新性的举措,不仅提升了设备的运营效率,还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益。AR、VR等新型IT软硬件设备也拓展了更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当设备出现故障或突发状况时,以此能够迅速、高效地解决现场问题。它实现了全球协同,让远程服务成为可能,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效益。

 

信息化软件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工具。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信息化软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运营效率,还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其他方面的提升。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软件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价值。企业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