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做不好不合格品管理?

0 评论

有朋友在后台私信我们,说关注我们有阵子了,案例智每期都追,考不考虑另外再开个专栏讲些质量干货知识?

 

这不,应各位期待,接下来我们将网罗最新最专业最权威最干货的质量知识,定期发布在本专栏内,也会在相关文章内提供更进一步的资料下载,帮助各位质量人更好地成长学习,升职加薪:)

 

首期我们就讲呼声颇高的不合格品管理

 

 

一、不合格品的预防措施

究竟什么是不合格品?一句话总结: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就是不合格品。常见的不合格品管理流程包括:

·对合格&不合格品的定义与识别

·对合格&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记录和处置

·对不合格品的遏制

怎么也做不好不合格品管理?

 

简单三行字,真要做起来可复杂得多,我随便就可以抛出好几个问题,您也不妨自我检测一下,看看公司的不合格品管理究竟有没有做好——

 

·有没有标准化的、清晰完整的定义?

·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清不清楚?

·不合格品的流向能被追踪追溯到吗?

·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重复情况出现吗?

 

要预防,就要先明确预防措施。我们为你整理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供参考:

  1. 制定不合格品控制办法:规定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评审、处理和记录办法,并进行培训;

  2. 明确各部门、岗位之间,上下工序之间的接口;

  3. 制定企业品质标准;

  4. 制定检验部门职责及作业规范;

  5. 制定不合格品的隔离管制办法;

  6. 明确划分不合格品评审的责任与权限;

  7. 加强对不合格现象的统计分析,以防止不合格现象的重复发生-可采用相关质量管理软件进行异常监控及报警;

  8. 加强员工的品质意识培训,向生产管理人员和员工灌输“品质是企业生存之根本”“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的正确观念。

 

 

二、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

采取纠正措施,不能仅局限于发生了不合格品会后查找原因的“事后”处理办法,更应重视生产中的“事前预防”措施,将不合格品控制在生产过程中。

 

对产生不合格品的现象,企业应本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改进缺陷的顺序,完成对不合格品的管制循环。形成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纠正(PDCA)循环”。按照“原因要查出、责任要分清、纠正措施要落实”的原则进行。

 

对于预防/纠正措施,必须在“实施前加以评价,实施中加以跟踪,实施后加以验证”,以保证预防/纠正措施的正确性、有效性。

 

为此,工厂应制定一套完整的“不合格品预防/纠正措施管理办法”来指导对不合格现象的纠正与预防,并纳入文件管理。不过,这些动作在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可以借助质量管理软件来进行。

 

 

三、不合格品的预防与纠正办法-实例

给大家带来一个矫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的执行实例,公司代号姑且称为AC电子有限公司。

 

1、目的

为确保产品品质,防止不良品持续发生,使产品流程顺利,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品质,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外加工品、客户退货品等各阶段作业均适用。

 

3、参考文件

a.客户抱怨处理程序

b.工程变更程序

c.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4、职责-见下图↓

怎么也做不好不合格品管理?

 

5、程序细则

1)品质异常情况,由相关单位提出,并填写“品质异常通知单”;

2)由品保会同工程部、生产部一起分析并判定发生原因,并确定责任归属,交责任单位立即拟定矫正预防措施;

3)矫正预防措施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研判其可行性,审核后由指定权责管理者核准,才能依所提的改善对策确实执行,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4)矫正预防措施如针对客户抱怨事项所提者,必须于核准后,即由业务单位整理,依“客户抱怨处理程序”处理,回复客户;

5)矫正预防措施改善对策的执行期间与最后结果,皆要由品保部负责稽核并做记录;

6)若发现矫正预防措施无效,应立即重新研判问题原因,再执行追踪结果,直至异常消除;

7)品质异常产生不合格品时,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处理。矫正预防措施所引起之图纸、规格更改或制程变更等事项,依“工程变更程序”处理;

8)因矫正预防措施而引起的物料变更及库存品的处理,应随工程变更一并处理。如与工程变更有关的库存品,必须按规定事项考量处理;

9)客户抱怨退货品,依“客户抱怨处理程序”处理;

10)品质异常原因及矫正预防措施所采用的改善对策、预防方法、改善方法的记录,应视情况呈阅高阶管理阶层,列入管理审查,并记录存档备查。

 

 

四、不合格品的遏制措施

当然了,有朋友肯定会问:预防措施我学到了,但对我目前已经出现的状况不管用啊!别着急,遏制措施马上送到~

 

我们需要先查看质量报警来源,一般来说,会分成内部-来源于生产线外部-来源于供应商或者顾客(抱怨)三类。

 

如何有效实施遏制?

  1. 需要遏制的零件集中在独立的遏制区域并作好统一的、明显的标识;

  2. 建立单独的遏制操作作业指导书,明确检查方法(如目视、检具、边界样品等);

  3. 判定标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和要求,并得到相关人员的批准;

  4. 培训相关作业人员并保留培训记录;

  5. 实施100%的遏制作业,跟踪并记录遏制结果;

  6. 将遏制结果及时反馈到对应的管理层;

  7. 实施遏制操作的零件应有单独的标识,遏制检查不合格的零件不能混入生产线中;

  8. 即使是遏制检查合格的零件也不能随意混入正常生产零件中,遏制合格零件应有单独授权;

  9. 遏制合格零件返回时必须回到取出点或之前的工序(防止漏工序);

  10. 领导层必须审核产品遏制结果(确保追溯性);

  11. 清晰明确的遏制断点记录非常重要。

 

 

五、PQM-精细化不合格品处理及归类

不是打广告,不是打广告,不是打广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针对以上频发常见问题,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推荐专业版QMS-海岸线PQM。虽然是自家产品,但绝对不会盲目吹捧,毕竟最终的评价和选择还是您心里这杆秤,您说是不~

怎么也做不好不合格品管理?

PQM不合格品管理总体框架导览

 

海岸线PQM的应用场景覆盖到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检验、不合格品管理、异常分析、SPC、全景追溯、体系审核、数据分析、质量成本),且保证了每个环节的质量信息流通,不存在断点阻点。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今天还是聚焦在不合格品管理上。

 

笔者将PQM的价值点概括为四点:来源主动、结果明确、成本清晰、归类精细,所有信息直连生产工单、采购订单、销售订单、售后订单。

怎么也做不好不合格品管理?

PQM-不合格品管理具体路径

 

整个系统跑通流程是这样的——

根据NG项目&客户退货自带分类标签自动进入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快速定位问题

支持“让步放心、返工返修,报废,退货,索赔”五种主流处理方式及更多自定义处理方式,留存确定性处理记录

根据不合格品处理流向,细化质量成本科目,找到质量损失重灾区

 

总结来说,PQM的这一模块完全覆盖了不合格品的完整需求功能,真正做到不合格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