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长江日报报道,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围绕“推进数字、网络、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AI赋能工业操作系统”等议题,院士专家作主旨演讲。
周济为2023—2027年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二是开展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三是筑牢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关键底座,四是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它涵盖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目前,智能制造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制造的转变,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同时,智能制造还结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和监控,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如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这股巨大的浪潮中,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实现了智慧工厂的转型,正朝着更加智能的运营体系迈进。在中国制造业进步的过程中,对于智能制造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由此也带动了近年来国产智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日用、医化、工业、军工等各种制造行业在制造过程中,都选择引进自动化设施+信息化产品的组合,以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实现企业自身的“智转数改”。
在这个过程中,各类信息化产品纷纷涌现,结合新兴科技,在工厂的全业务流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豪森智源自研的HSMOM平台可以接入AR、VR等新型IT软硬件设备,利用虚拟技术,通过语音、手势等多种交互方式,解放现场人员的双手,打破传统IT系统的使用壁垒,提高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设备运维管理的效率。同时,通过搭建链接一线现场人员和全球专家的AR协作空间,可以针对设备故障、突发状况,快速、高效地解决现场问题,实现全球协同,远程服务。这些智能制造相关产品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以及更智能、更灵活的运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国产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为中国的制造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的工业互联网软件是个万亿规模的巨大赛道,在国产化方面仍需努力。”邬贺铨建议,“我国需通过标准化软件框架,积极参与和主导开源社区建设,选择重要行业软件入手建立生态。”
相信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智能制造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智能制造将会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生产和服务。我国的工业互联网软件也会不断突破、优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