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代表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是构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随着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消费升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快智能化变革已成为产业界的共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未来,我国将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筑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底基。数字基础设施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石,应推进形成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体系,适度超前布局下一代智能设施体系,赋能智能制造。一是根据制造业生产发展需求,以应用为牵引,推进具有安全、泛在、高速等特征的物联网、千兆光纤网、5G、IPv6+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合理布局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多元化、智能化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大型数据中心有序建设,升级改造小型数据中心,丰富应用场景,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提升智能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智能装备、系统解决方案是优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动力。一是加大高档数控机床、激光与增材制造装备、协作机器人等新型装备的研发力度,在生物医药、石化、电子信息、食品、汽车、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加强示范应用,通过示范工厂的建设带动智能装备的发展。二是积极落实首台(套)政策,探索首台套设备全流程保险补偿机制,对相关条款进行适时修订,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三是实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行动。可以通过建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等方式,培育一批综合比较优势显著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系统集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