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泰科科技,做模拟不迷路
2022年第4期应用案例赏析-01
摘要
厦门大学李军/彭丽教授团队研究了新型1-烷基-1,5 -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基离子液体(ILs)对高酸性原油脱酸性能。首先,该团队利用COSMO-RS(真实溶剂的类导体筛选模型)理论,从94个阳离子和56个阴离子组合中筛选出具有良好的酸萃取性能的ILs。接着,利用COSMO-RS理论分析了烷基链长度和温度对环烷酸(NAs)萃取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了ILs的脱酸机制。
引言
计算方法
结果与讨论
[DBN-R][IM] ILs的烷基链长度对NAs萃取影响,如图2所示。
厦门大学李军/彭丽教授团队利用COSMO-RS计算了在303.15 K时四种[DBN-R][IM]离子液体的溶剂容量参数Cn∞和选择性参数Snd∞,如表1所示。
如图3所示,当ILs/油比例和酸性油的初始TAN值一定时,[DBN Et][IM]在303.15 K时脱酸效率最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IL对NAs的萃取能力随之下降。
为了阐明温度对[DBN-R][IM]脱酸能力大小的影响,作者采用COSMO-RS理论计算了[DBN-Et][IM]在不同温度下的Cn∞和Snd∞参数(图4)。
为了探究TAN的初始效应,作者制备了TAN值为1.00 ~ 7.00 mg KOH/g的酸性油品,然后测试了[DBN-Et][IM]的酸还原性能,如图5所示。
图6展示了TAN值为2.10 mg KOH/g的酸性油,在303.15 K、ILs/油比为0.04的条件下进行的6次循环试验。
图7显示了商品和回收的NAs的FT-IR光谱。
如图8所示,在IL/油比值0.02的高酸性油中加入[DBN-Et][IM],其中大部分NAs进入了ILs相,可见明显的相分离。
经过几何优化后得到两种不同的[DBN]-Et [IM]- CHAA复构型,如图9所示。
从图10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两种构型在0.05 0 a.u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个峰,表明[DBN-Et][IM]-CHAA体系中形成了弱氢键。

总结
(1) [DBN-R][IM]离子液体萃取NAs的效率随离子液体/油比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烷基链长度的延长、温度的升高或模拟油初始TAN值的提高而减小。
(2) [DBN-R][IM]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萃取NAs的能力,当在室温、离子液体/油比为0.06以及TAN值为3.28 mg KOH/g的酸性油中,[DBN Et][IM]可以萃取93%的NAs。
(3) 采用两步脱酸策略,在303.15 K, 离子液体/油比值为0.02时,[DBN-Et][IM]萃取效率达到95%。
(4) 通过DFT计算和ESP分析,从理论上确定了两种可能的[DBN-Et][IM]-CHAA复合构型。进一步的IGM分析表明,阳离子和阴离子均与NAs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但阴离子起主导作用,而阳离子起协同作用。
作者简介
主要从事超临界流体绿色化工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参与的萃取、吸附、颗粒化、干燥、干洗、无机材料制备、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利用等,也包括其中的基础理论(热力学、动力学和传递过程)和工艺、设备的应用开发,如成套萃取、结晶、吸附、颗粒化、干燥等设备。
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9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出站,同年入职厦门大学。主要从事绿色化学、多孔材料的绿色可控制备、超临界流体、电化学能源转换、环境化学。
本文运用了Turbomole量子化学软件生成COSMO文件,接着导入到COSMOtherm程序包,采用COSMO-RS理论筛选出合适的离子液体,并基于COSMO-RS分析了烷基链长和温度对NAs的萃取性能的影响。
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