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0 评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作者 | 王永康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导读:本文基于安世亚太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级通用流体CFD软件PERA SIM Fluid,对某计算流体动力学书籍上的经典案例进行模拟计算,查找雷诺数Re和努塞尔数Nu之间的关系;将PERA SIM Fluid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曲线、前人的实验解曲线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PERA SIM Fluid流体的计算精度

基于单一球体,不同雷诺数下的气流与之进行流动换热,提取不同雷诺数Re的努塞尔数Nu数值。理论解曲线、前人的实验解曲线及拟合的准则方程如图1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   理论解及实验解曲线

 

本案例的流动换热仿真计算主要包括模型处理、网格划分、求解设置及后处理显示。

 

一、模型前处理

PERA SIM Fluid可以导入市面上主流的多种数据格式的CAD模型如图2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2   几何导入接口

 

1)将球体CAD模型导入后,使用软件中的“立方面”命令,可以建立球体的外流场空间;

 

2)使用“Move to Group移动到组”命令建立外流场空间的进口、出口,对齐进行命名;

 

3)点击“快速修复”、“识别体”,软件会自动进行CFD模型的识别及修复,查找模型的Share共面,并根据模型本身的几何特征,自动形成点、边、面,并对不同的面赋予不同的颜色,面的颜色与其名字所显示的颜色完全一致,非常方便用户对模型进行检查,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在模型树下点击勾选以隐藏/显示对应的特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3   CFD模型修复

二、网格划分及检查

PERA SIM Fluid拥有非常丰富的网格控制技术,既可以对网格参数进行全局设置,也可以进行局部设置;另外,可以对固体表面附近的流体进行边界层加密,也支持对局部空间进行网格细化。

1)点击全局图标,设置网格的更大尺寸为10毫米,最小尺寸为1毫米;网格增长率默认为1.2,如图4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4   全局网格参数设置

 

2)对于CFD流体计算而言,为了更好捕捉壁面附近的变量梯度,通常需要对流体空间近壁面处划分边界层网格。点击边界层图标——选择Volume1——选择Volume1-Share_qiuwall,设置边界层选项为打开,输入层数为5,第一层层高为1毫米,增长率1.25;如图5所示。未被进行特殊设置的模型,其仍然使用全局网格的参数进行网格划分。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5   边界层网格参数设置

 

3)点击密度盒命令,建立立方体的加密区域,设置合理的网格尺寸及比例,对包含球体的空间进行加密,如图6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6   局部空间网格加密

 

4)点击体网格划分按钮,如果不勾选多面体Polyhedron,那么PERA SIM Fluid将使用四面体网格来对模型划分网格;如果勾选多面体,则使用多面体网格来对模型划分网格;默认勾选边界层;划分的网格如图7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7   网格显示

 

5)点击网格质量Quality,可以对划分的网格进行不同标准的Check。PERA SIM Fluid具有多种网格质量的检查和评价标准,其可以检查网格正交性、网格扭曲度、网格质量、网格体积、网格距离、网格长宽比等网格质量标准,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本案例划分的网格完全满足常规通用流体求解器的计算要求。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8   网格质量检查及网格报告

 

三、CFD求解计算

在PERA SIM Fluid软件面板中,点击Setup或者Analysis,可以对CFD计算的参数进行设置;简要的步骤如下:

1)在Models下打开能量方程,在Viscous下选择SST k-omega湍流模型;

 

2)在材料模型树下选择默认的Air;

 

3)在Cell zone conditions下设置不同体的类型及材料(高雷诺数下球体的热耗有所增加);

 

4)在Boundary Conditions下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如图9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9  材料及边界条件设置

 

5)在Solution下设置不同的离散格式,在Controls下设置不同变量的迭代因子(保持默认设置);

 

6)在Monitors下设置一个监控点;在Initialization下对CFD计算进行初始化,点击Apply应用;在Calculation下设置相应的迭代步数;点击主菜单中的Run按钮,如图10所示,即可启动求解器进行计算。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0  求解计算的参数设置

 

7)在求解过程中,底部的Message窗口会跳出相应的残差数值、监控点数值,右侧会出现相应的残差曲线及监控点曲线,如图11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11  CFD计算的残差及监控点曲线

四、CFD后处理显示

1)当Re为5134时,PERA SIM Fluid计算的球体CFD结果如图12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2  Re为5134时,CFD计算结果

 

2)当Re为20538时,PERA SIM Fluid计算的球体CFD结果如图13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3  Re为20538时,CFD计算结

 

3)当Re为51344时,PERA SIM Fluid计算的球体CFD结果如图14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4  Re为51344时,CFD计算结果

 

4)当Re为102688时,PERA SIM Fluid计算的球体CFD结果如图15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5  Re为102688时,CFD计算结

 

可以看出,不同雷诺数下,球体绕流的分离角有所不同。

 

五、参照比较

将PERA SIM Fluid计算的换热系数h、努塞尔数Nu进行提取,并绘制它们与雷诺数Re的Plot图表,如图16、图17所示。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6  换热系数h.VS.雷诺数Re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17  努塞尔数Nu.VS.雷诺数Re

 

将PERA SIM Fluid计算的努塞尔数Nu绘制到理论解曲线、前人实验解曲线中(红色标记点为PERA SIM Fluid数值计算的结果),如图17所示。可以发现:在不同雷诺数下,PERA SIM Fluid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解曲线、前人实验解曲线比较吻合,这进一步验证PERA SIM Fluid在CFD数值计算方面的求解精度。

 

案例分享:使用PERA SIM Fluid进行外掠球体的对流换热仿真验证

图18   PERA SIM CFD计算结果.VS.理论解及实验解

 

安世亚太自主研发的高级通用流体CFD软件PERA SIM Fluid将模型处理、网格划分、求解设置及后处理一体集成,其操作简洁、高效,非常适合流体工程师对各类工业品的热流特性进行求解验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