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带着“春分”主题实践活动来啦!

0 评论

  3月21日,我们将迎来“春分”节气。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

  春分后,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春分的**特别之处,在于“平分”,它有两个含义:

  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

  一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春分在天文学上也有重要意义,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闪电。

     活·动·建·议

  创意制春景,感悟生命的炫美

  关键词: 春景手工创作

  活动目的: 感受节气变化,锻炼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独特魅力。

  活动要求: 恰是一年春好处。 春分过后,燕子归来,杨柳青青,鲜花绽放,正是感受自然的好时候。请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寻觅春天,并将其定格,完成一份春景手工创作,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黏土或贴纸作品等。

  诗意话“春分”,传承中华文明之美

  关键词: 书法作品

  活动目的: 感受节气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诗词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活动要求: 中国是诗的国度。传承好诗词文化,对陶冶个人情操、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春分”自然也少不了诗词的点缀,请同学们寻找关于“春分”的诗词,古代诗、现代诗均可,选出一篇,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巧手做纸鸢,体悟传统民俗魅力

  关键词: 风筝制作

  活动目的: 了解春分习俗,体验时令节气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活动要求: 中国风筝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春分时期,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放风筝。借此时机,请同学们动起手来,发挥创意,制作一只风筝,并了解风筝的制作原理和飞行原理。

  “春分”晓春意,探索科学的奥秘

  关键词: 科技手工制作节气实验

  活动目的: 探秘春分,感悟科技手工制作的巧妙,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要求: 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各地逐渐昼长夜短。请同学们制作一个利用太阳影子计时的工具——日晷,并用其测量、探秘春分吧。

  劳动遇“春分”,品尝舌尖上的春天

  关键词: 做春菜、吃春菜

  活动目的: 感悟时令节气,增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

  活动要求: 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请同学们利用春天的节令蔬菜制作一份美味佳肴,然后全家一起品尝,感受春天独有的韵味。

  以上,便是“唐山市师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跟大家分享的“春分”主题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既是鼓励学生走近大自然、增强劳动体验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传统习俗与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强对节气的了解,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他们审美情趣、科学探究、价值观等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相关软件
华发教育深度研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一套智慧的评价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形成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相辅相成的方式,创造了不同场景,不同维度,不同角色的评价功能,围绕师生进行数字化、个性化、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互动性、激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