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A–ASERIS–META 电磁仿真工具链介绍

0 评论

 

【摘要】在电磁仿真中,前处理阶段面临着挑战,比如模型的几何清理及简化、网格的水密。在后处理方面,期望是在近场计算时,仿真工作流程能够灵活、动态,并且也能满足远场结果的特定需求。对此,ANSA和META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将这两者与现有的求解器(如ASERIS)进行耦合。本文将以电磁兼容(EMC)仿真为例,对ANSA – ASERIS – META 仿真工具链进行介绍。

ANSA–ASERIS–META 电磁仿真工具链介绍

完整的仿真工具链如下:

首先,在 ANSA 中对模型进行前处理和设置,使用 ASERIS 插件设置仿真参数,并为 ASERIS 自动创建deck文件和执行脚本;
然后,运行 ASERIS – BE 求解器及其表面、近场和远场的后处理模块;
最后,在 META 中对这些结果进行可视化和后处理。

 

1. ANSA:前处理和仿真设置

  • 在 ANSA 中导入/修复/网格化模型

  • 使用 ASERIS 插件定义 BCs、材料、激励、求解器设置等

  • 自动创建 deck 文件和执行脚本

适合进行EMC仿真的网格需要满足一些要求。首先,需要确定仿真所需的部件,特别是用于捕捉主要电磁兼容效应的金属部件。其次,在物理接触的部件之间需要建立电传导,确保网格是水密和保形的。另外,网格的长度必须根据波长调整,还需要考虑锐利边缘、尖端等区域的场奇异点,并能够准确捕捉到小特征的几何形状。最后,远小于波长的特征通常会被忽略或简化处理。

要满足上述要求存在挑战,例如自动检测临近度、缝合/连接临近区域以及在不过分简化其几何形状的情况下重构网格。因此,EMC仿真的网格设计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的任务。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ANSA提供了各种工具及功能支持。

举个例子,中面网格(如碰撞模型)中常见的模型特征Proximity及其一般处理方式:
  • T 型交叉 – Bridge

  • 对边/间隙 – Fill

  • 重叠法兰 – Bridge/Wrap

 

使用ASERIS插件有以下前处理的基本原则:
  • 模型必须完全网格化

  • 网格必须水密

  • 只允许使用三角形网格单元

  • 不需要实体单元

  • 建议通过插件菜单而非 ANSA 界面执行所有模型更改操作,尤其是在编辑与 ANSA 实体对应的 ASERIS 实体时
ANSA–ASERIS–META 电磁仿真工具链介绍

表1  ASERIS实体和ANSA各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模型准备完毕后,启动插件:Plugins > Electronics and Electromagnetics > ASERIS

ASERIS 是 ANSA 的一个插件工具,它在 ANSA 和 ASERIS-BE电磁求解器之间提供了一个前处理接口。使用该工具,可以通过友好的图形界面为 ASERIS-BE仿真准备输入模型。持以下主要功能:

  • 创建和管理电磁材料库

  • 自动和手动分配边界条件和材料

  • 设置源

  • 自动检测和手动定义线面连接

  • 叠加单元(电压源和阻抗)设置

  • 网格导出和自由度前处理

  • 求解器参数设置和自动创建用于运行仿真的求解器文件

ASERIS 插件的总体布局

该插件界面的基本布局是一个选项卡式环境,主选项卡用于显示大类操作,每个主选项卡内的侧边选项卡用于显示子类操作(见图2)。

访问选项卡没有严格的顺序要求,不过一般建议的工作流程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访问各个选项卡/步骤,以避免无法访问某些选项卡。

ANSA–ASERIS–META 电磁仿真工具链介绍

图2  ASERIS插件总体布局

 

通过ASERIS插件,可自动创建并导出用于仿真的所有必要文件,包括模型网格(*.unv)和求解器文件。导出成功后,接下来的仿真是在 ASERIS-BE的帮助下进行的。

 

2. ASERIS-BE :EM分析求解器

  • 由Airbus公司开发,由 IMACS 维护和发布

  • 频域全波边界元求解器

  • 完全可并行化,包含两种快速求解方法(H-mat,FMM)

进入项目文件夹,这里除了驱动求解器的 *.p01 文件外,还导出了一个批处理脚本文件,名为 “run_elfipole.bat “或 “run_elfipole.sh”(分别用于 Windows 和 Linux)。该脚本包含了用户在 “Solver parameters”框中设置的所有求解器选项。运行该脚本,以启动ASERIS – BE开始仿真。

ASERIS-BE是Airbus 的ASERIS™软件套件中的一个重要组件,主要用于仿真工业应用中的电磁现象。ASERIS-BE 采用边界元法 (BEM) 来求解时谐麦克斯韦方程,适用于从直流到高频的各种电磁应用。它集成了复杂的并行和核外快速线性求解器,包括多级快速多极子方法 (FMM) 和 H 矩阵方法。ASERIS已被航空和国防工业公司采用,并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如天线布置、天线耦合、电磁兼容应用、闪电间接效应和高强度辐射场、雷达散射截面等。

ANSA–ASERIS–META 电磁仿真工具链介绍

ASERIS-BE采用的边界元法(BEM)是精确(”全波”)仿真电磁场最常用的数值方法之一。自从发明了快速迭代法(如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 FMM)以来,其使用率大幅上升。BEM的原理是在物体边界上建立积分方程,求解电场/磁场的边界值。它的优点是只需要对物体边界进行网格划分,降低了自由度,并且可以在后处理的任何位置计算精确的场值。

ASERIS-BE 工作流程

1) 前处理(”anadel”):网格到 DoF、激励模式

2) 主求解器(”elfipole”):矩阵组装和线性系统求解

3) 后处理:电荷、电流、近场、电势、辐射图

 

3. META:查看结果/后处理

  • 面电流

  • 近场

  • 辐射方向图 / RCS

求解完成后,启动META以分析仿真结果,然后读取对应类型的求解器生成文件。

以无人机模型为例,图3中展示了其表面场、近场以及远场结果。

表面场结果包含在以 *r16.vtu 结尾的文件中。这些文件包含模型的几何图形和仿真结果。

近场存储在以 *_r17.vtu 结尾的文件中。根据在 ASERIS 插件中定义的观测点分布情况,近场可以在线单元、壳单元或体单元上计算。ASERIS 计算的天线远场包含在以 *_r18(无扩展名)结尾的 ASCII 文件中。这些文件不包含模型的几何图形。(注:需导入*.unv 网格文件或*r16.vtu文件来加载模型几何。)

远场的辐射方向图可以通过Far Field工具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比如居中放置在天线上。此外,该工具支持修改3D辐射方向图的大小,也支持显示未变形状态下的辐射图。为了便于分析,3D远场结果可进行切片,并转化为2D图(如极坐标图、分贝图),此项操作同样可以在Far Field工具中实现。

ANSA–ASERIS–META 电磁仿真工具链介绍

图3  表面场(左)、近场(中)、远场(右)结果云图

 

 

总结

 

总结来说,ANSA提供了多种工具来解决电磁仿真中的建模挑战,包括简化和重构网格。此外,加上META的增强后处理能力,ANSA和META可以与ASERIS-BE结合使用。BETA与IMACS的合作为用户提供了与ASERIS-BE求解器的直接耦合,实现了从初始模型到仿真再到结果的无缝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