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质QMS说质量 – 10 我和我的客户投诉(2) – 客户逐利 驱除良币

0 评论

 上策伐谋 中策伐交

前面发过一篇关于客户投诉的文章“逢年过节要祈祷”,引起了很多质量人的共鸣,特别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曾经和正在负责客诉的质量同行们。

真实的产品质量问题,是否发生只是概率大小而已。实际上只要给客户供货,客诉就会如影随形,祈祷也没有用。

前同事兼好友看到“祈祷”一文,私信我并开玩笑说是旧梦重温,但这个梦却不一定是好梦。面对客诉时,如何战胜心理的恐惧,想好万全应对之策,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只有那些少数技术垄断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才有和主机厂掰手腕的实力。其他供应商,在客户的某些人眼中,都是一只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客户和供应商对口的人,素质肯定是良莠不齐。如果有人搞个小动作,甚至明着肆无忌惮扔个“炮仗”,供应商也得接着。

更有甚者,客户提前挖好了一个坑,供应商从坑里往出爬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掉进坑里了。

即使明知客户搞事情,轻易也不能和客户兵戎相见。除非是实在不想给客户供货了,再就是客户要明目张胆踢走你或者你的公司,才可能一时冲动去和客户拔剑相向。拔剑的结果也基本上是供应商很受伤,客户已经做好了搞事情的预案,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把兵法用到客户投诉上也同样适用。

客户伐谋还是伐兵?

发生客诉时,客户完全可以做到上策伐谋,但实际上客户对待供应商,更像是伐兵。

客户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远比供应商更多,还不一定完整共享给供应商,双方不是在对等情况下进行交流或者交涉。

客户有搞事情的本钱,供应商则没有,完全处于劣势。而且客户还可能不讲理。特别是主机厂,讲理得少,相对讲理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排除人情世故和那些巨头供应商,其他供应商基本都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或者撵着走,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供应商团队或者其负责客户投诉的质量人,如果能做到中策伐交,外部和客户或相关方积极沟通且滴水不漏,内部又一呼百应能真正整改,已经是绝顶高手了。

然而,绝大多数供应商都没有和客户特别是主机厂叫板的勇气,因为钱款基本都在客户那里,从供货到付款有约定的周期。客户要是找到合适的“理由”不给供应商付款甚至是扣款,一年半载下来,供应商可能就现金流断裂死翘翘了,所以供应商很少会冒风险去和客户斗气。

当然也有供应商和客户较量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实例,但毕竟是凤毛麟角,不足以体现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苦”。

另外,即使有中策伐交的功夫,可能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虽然表面是伙伴关系对等双赢,实际上口号大于实质,具体客诉时还是要看客户的脸色行事。

客户逐利 驱除良币

中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发展和技术积累,我们不评价“以市场换技术”这个策略是否成功,但的确是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这几年我国的新能源车领域就体现出了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本趋之若鹜,直到现在还不断有“大鳄”涌入这个池子里。

我曾经所在的公司,其母公司是全球排名前几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在某些技术领域,其和主机厂(特别是国内主机厂)豪横的能力是满血的。另外一些技术领域,进入中国之时也是横着走的,那时主机厂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一个件卖几百块钱给主机厂就是家常便饭。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创业者们,早期基本上都是通过模仿和逆向国外零件,从售后和低端产品做起,不断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给这些创业者们进入一流主机厂提供了大好机会。

但无法否认的是,即使是那些追求技术至上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其中的绝大多数,想要赶上国外巨头的水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汽车零部件价格,从暴利到跳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最初建厂时,国内汽车市场还在酝酿阶段,老外的策略是只给合资主机厂配套。后来国内同类零部件厂商慢慢崛起了,产品价格如股票熊市一样不断走低,一个件从几百块钱,直降到几十块钱。

为了和国内的零部件厂商竞争,我们开始做原材料国产化,并开始将业务拓展到国内主机厂。经过几年的努力,也就是2015年以后,我们开始给国内主机厂,如一汽、吉利、长城等陆续供货,而且原材料都是国产的,产品设计包括试验验证等都是国内团队主导。

一般在新车型的项目报价时,主机厂都会要求项目年降,基本上每个项目每年降价2~3%不等(年降一般至少3年)。

另外在项目年降的基础上,主机厂每年可能还会要求供应商统一年降。

那种垄断性技术的产品,就国外大厂一家或几家可选,国内没有企业可以替代的廉价供应商,所以国外那些大厂就是不降价。但是只要国内供应商的替代产品出现,国外大厂的产品价格就是猛降。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朋友的公司生产汽车电子件,经过多年技术创新和经验沉淀,终于在前几年取得了突破,走出了一条和国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出了完全替代国外的同类产品,性能及功能和国外巨头相比毫不逊色。而且所有材料都是国产化的,包括其中的芯片,都是自己开发设计。产品被主机厂采用后,国外巨头的产品价格马上就是一落千丈,从¥300以上直降到100以下,狂降比达70%。

 

 

一款产品,价格跳水到¥100以下,国外厂商还有利可图,可见其利润曾经是何其巨大,但是像这样如此高利润的产品毕竟是少数。

如果做的是相对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的产品,供应商的利润能有多少?实际上屈指可数,除去原材料费用、设备工装投入和员工工资等各种费用,利润达到10%~15%已经是非常优秀了,很多供应商特别是二级供应商的利润,实际上都不到10%。

项目年降再加上客户要求的统一年降,还有材料及运费上涨等不确定因素,项目批产2~3年以后,供应商可能根本就无利可图甚至是赔本赚吆喝了。

为了客户的年降,也为了保持工厂运转,更为了给员工开工资,产品质量就无一例外地下来了。

客户画饼,我们损失几百万。

很多人知道一条旧闻:从几年前开始,就传出某主机厂压榨供应商,强行要求供应商降价15%,并且经常拖欠货款。

我们曾经就在某主机厂的供应链里,实际上没有给某主机厂供货太长时间就被踢掉了,而且比网上传得还要惨。

这是我们给某主机厂做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最后一个。我们根据某主机厂的规范和要求,由中国团队进行设计研发,DV&PV试验和各装车阶段都顺利通过,然后就按照项目时间节点及时SOP了。

为保证某款车型的上市,某主机厂的采购总监亲自带领团队,到我们公司沟通并督阵,信誓旦旦,画了很大的一个饼。

我们备了很多原材料库存,加班加点生产,保证了某主机厂某车型顺利上市和前期数个月铺货。

我们选择的供应商也基本都是国内的,开始阶段不断给供应商下订单,导致供应商也备了很多库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们供货一段时间后,客诉就纷至沓来,而且突然就没有某主机厂的订单了。

表面上原因是我们产品有质量问题,达不到某主机厂要求,某主机厂不给下订单了。

实际上某主机厂的同步工程做得不错,这边我们替某主机厂进行产品设计及试验验证,那边某主机厂还找了另外一家国内供应商替代我们。有我们的产品设计和试验验证做参考,数个月之后,那家替代我们供应商的供货时机成熟了,我们就被切换掉了。

虽然那时我在外企汽车零部件工作,同时也希望国内供应商都迅速崛起实现技术超越,但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还是觉得当了一回“冤大头”。

某主机厂利用劣币驱逐良币,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采取手段逼走了产品技术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大厂,让已经有了点技术功底的供应商进入其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

反过来说,某主机厂这么做,也变相扶持了国内供应商,促进了国内供应商的发展。

 

 

某主机厂订单突然消失,原来预测的项目销售额也腰斩了,我们老外总经理脸都绿了。

质量、项目、商务、采购等各部门坐在一起开会研究对策,然后就是分别和某主机厂及我们的供应商不断沟通,我们内部也寻找产品质量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我们高层又出马找某主机厂采购总监。采购总监卖了个面子,让我们寄样件给某主机厂对口质量的人评估。

虽然我们像最初做样品那样,精雕细琢了一组样件给某主机厂,结果还是被判为不合格,无法满足供货要求。

最终某主机厂的订单也没有来。

我们统计库存,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库存,还有供应商的库存,折算为钱款有几百万,这笔损失算是一笔巨款了。

我前公司曾经有一句名言流传:“我们公司报废的件,都比竞争对手发给主机厂的要好。”

这个还真不是吹牛,我们曾经拿报废的件,和竞争对手给主机厂供货的件进行对比,做过benchmarking,从总成拆解到零部件,评估下来,结论是两者质量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但是某主机厂搞这种幺蛾子,就是一招鲜说我们产品质量有问题,直接切换成其他供应商了。

这是个无言的结局。

某主机厂用劣币驱逐了良币,我们最终不得不面对几百万的损失,也最终把某主机厂列入了黑名单。

 

相关软件
1.云质QMS是一套多租户系统,是一套成熟的软件产品,“即买即用,无需开发,快速上线”,建议“买前试用”! 2.系统具备高可配置性,通过用户自定义配置,标准产品即可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工艺、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用户的多方面需求,真
基于云平台(也可本地部署)客户投诉管理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协同。 并可与不合格品以及纠正预防集成。改进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
适用于所有有不合格品产生以及需要对之进行处理的场合,如来料发现不合格品,过程检验,出货检验,客户投诉退回,产品开发样品,仓库呆滞物料,工程变更产生等。
云质QMS评审管理软件是基于云平台(也可本地部署)的质量管理软件。 可以进行内部质量评审,外部质量评审,第三方评审,供应链评审(MMOG)等管理。发现的问题,可以指定专人负责,完成状态追踪。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有效的方式全
云质QMS系统包含了全供应链/全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功能。有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不合格品管理,客户投诉,纠正预防,周期性检验,评审管理,量具管理,质量追溯,质量成本,项目管理等模块。各子模块可独立使用,也可实现模块间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