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0 评论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DFMEA结构分析是否要分析到特性层,是由产品的设计责任与范围所决定的,选型件和黑匣子件就不用分析到特性层,对设计范围内的零件,建议要分析到特性层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前几天有朋友私信我,在您不忙时,请教您一个问题,在做DFMEA分析时,结构分析的最低级别我们一般识别的是零件,分析到特性级好像有困难,如果分析到特性级,那上一级的零件的功能和要求描述啥呢!多谢您。
 
首先感谢这位朋友提出这么专业的问题,因为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但我的这位朋友其实也是业界非常厉害的精英,在质量系统、工具方面肯定比我要厉害。我只是在FMEA上研究的时间多一点而已,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有什么补充或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对于是否在结构分析时,要不要分解到特性层。也就是将产品的设计分解为:系统–子系统–组件–零件–特性,有人认为,只需要分析到零件层,结构树与BOM表一致。
 
也有人认为,必须分析到特性层,不然就没零件级的FMEA,而零件工程师的分析对象就是零件,但让零件工程师写零件的功能与失效,好像又写不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呢?鲜老师你怎么看?
先说我的观点,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争论,大家没有搞清楚设计责任的范围,边界图用虚线定义了分析的范围,虚线内表示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分析的内容中有各大组件、零件等,有一些零件不是你的设计责任,如紧固件,工程师选择一个标准型号即可,还有黑匣子件,如电机,工程师根据转速及扭力的要求选择一种电机型号,针对这些组件及零件,不用分析到特性层。所以到底要不要写特性层,是由你的设计责任来决定的,这个零件是你设计的,那么就一定要分解到特性层。有人要说,分解到特性层后,零件的功能与要求不好定义,那是产品的技术功底与FMEA方法论没掌握好所致的。
 
DFMEA的第二步结构分析的目的,识别并将分析的产品分解为系统、子系统、组件及零部件,使用结构树、边界图来表达系统及零部件的关系,在DFMEA结构分析的工具有边界图、结构树。运用边界图来识别分析范围的内外部组件及零件的接口关系,使用结构树对分析范围的产品逐层分级。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DFMEA结构分析中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组件、零件和特性级,动力系统分解为起动机、传动机构、拨叉、材料性能及尺寸。
 
每三层构成FMEA的结构关系,聚焦元素(中间层)是系统那就是系统级的DFMEA,图示中聚焦的元素是起动机。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每三层构成FMEA的结构关系,聚焦元素(中间层)是子系统那就是子系统级的DFMEA,图示中聚焦的元素是传动机构。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每三层构成FMEA的结构关系,聚焦元素(中间层)是零件那就是零件级的DFMEA,图示中聚焦的元素是拨叉。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结构树分层排列系统元素,并通过结构连接说明依赖关系。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结构树的清晰并防止冗余,每个系统元素只存在一次,每个系统元素下的结构都是独立的结构;系统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描述为功能,并由功能网表示;
 
结构树从左向右进行分解,每一个子系统或组件要考虑他们的独立的功能,从右至左,应考虑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但要注意的是,在系统、子系统的分析上,重点放在“功能”上,应针对产品的功能层次关系划分约定层次。比如传动机构、电动机等都应有独立的功能。在零件层次上,重点放在“物理结构上”,应针对产品的硬件结构层次关系划分约定层次。如拨叉在驱动齿轮的装配关系。
 
案例中,为什么电机不再往下分解了?因为没有设计责任,我们的工程师是选型设计,从我们系统需求出发,根据电机的性能数据选择一种电机的型号。所以电机不再分解组件及零件了,因为下一级的设计责任是供应商的。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案例中,为什么电阻不再往下分解了?因为没有设计责任,我们的工程师是选型设计,从电子原器件目录中,根据自己的产品要求选择一个技术参数符合的规格。所以电阻不再分解到材料与尺寸,因为下一级的设计责任是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的。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案例中,为什么螺栓不再往下分解了?因为没有设计责任,我们的工程师是选型设计,从标准紧固件目录中,根据自己的产品要求选择一个M5,8.8级规格的螺栓。所以紧固件螺栓不再分解到材料与尺寸,因为下一级的设计责任是紧固件供应商的。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是不是所有的紧固件都不用分解到特性层呢?当然不是,还是要看设计责任,比如,在实际的产品设计时,标准目录中的紧固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要设计非标件才能满足上一级的功能要求,对螺栓的螺纹、强度有特殊要求。总之,这个螺栓是你设计的,材料是你选的,尺寸是你设计的,而不是从标准库中选一个标准件,那么在做DFMEA的结构分析中,就要将该实体分析到材料与尺寸。零件工程师以零件为聚焦元素,零件的失效为失效模式,材料选择错误与尺寸(螺纹深度过长或短)是失效原因,上一级组件的失效是失效后果。
零件:螺栓的功能是提供紧固强度
要求:强度达到50N以上
失效模式:紧固强度小于50N以下
失效后果:组件**功能下降
失效原因一:螺栓螺纹深度不足
失效原因二:螺栓表面硬度设计不足
 
可能有同学问,材料还能不能再分解?当然是可以的,这个还是要看你的设计范围与设计责任了。
我曾经在巴斯夫上DFMEA的课程,他们生产的就是基础化学品,从属性上讲就是材料,你说如何做结构分析。将材料分解为各类树脂,再树脂分析为配方与分子式。他们的科学家,注意了不是工程师,是从分子式开始设计的,那么分子式就是你的最低层。
 
案件中,为什么壳体要分解到特性和尺寸呢?因为壳体是你的设计责任与范围,这样以壳体为聚焦元素,才会产生零件级的DFMEA,零件级的失效是失效模式,上一级的组件失效是失效后果,下一级特性的失效是失效原因。

DFMEA分析要不要分析到特性层?

零件:壳体功能是提供支撑强度
要求:强度达到300N以上
失效模式:支撑强度小于300N以下
失效后果:组件**功能下降
失效原因一:材料选择错误
失效原因二:壁厚小于2mm
失效原因三:加强筋的条数小于8条
失效原因四:加强筋布局设计不合理
综上所述,鲜老师认为DFMEA结构分析是否要分析到特性层,是由产品的设计责任与范围所决定的,选型件和黑匣子件就不用分析到特性层,对设计范围内的零件,建议要分析到特性层。
相关软件
E-FMEA符合新版AIAG&VDA FMEA手册的要求,摒弃Excel“填表法”制作FMEA的方式,提供向导式FMEA制作流程,引导用户完成七步法的分析。提供可视化的技术(框图、工艺流程图、结构树/功能树/失效树、功能网、失效网),提升F
相关阅读